貴州省境內約有十七個世居的少數民族,其中苗族是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,而中國貴州省的苗族人數也佔了世界苗族人數的48%.
西江千戶苗寨 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,是由數十個苗族部落聚集而成的村落,約有千戶,也是中國甚而全世界最大的苗族村落.苗寨沿著白水河兩岸而建,為典型的河谷聚落.
據說西江有千年以上歷史。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。根據《林蔭記》中記錄的西江苗族子連父名的世系譜,從蚩尤到1732年間共有284代,證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後裔。
在貴州的第二天清早由凱里市出發,凱里在苗族語言的是 開荒墾地的意思.
沒多久就經過白水河畔的朗利古寨,這個季節的白水河畔開滿了金花石蒜(車沒停,當然沒清楚的照片@@)
來到西江苗寨攔砂壩
西江千戶停車場,小吃攤上賣著當地著名的--臘肉.香腸.竹筒飯等
配料也不遑多讓 有炒花生.辣椒.炒黃豆.海帶絲.炒酸江豆. (難怪從小餐桌上常看到炒酸江豆....原來是老爸的鄉愁)
來到西江千戶北寨門廣場,這個廣場有固定時段的迎賓表演~~回程時有遇到!
連爺爺等人,可非爾等備份.身份!!! 當然要走特殊通關大道^^
由北寨大門廣場搭一段電瓶車,正式進入西江千戶的大門!
門樓上掛著 蝴蝶媽媽 的巨大銀飾,蝴蝶媽媽在苗族神話裡,被視為苗族祖先,有其崇高之地位!
千戶苗寨是依著白水河谷而建,所以千戶老街的地貌也是緩緩上升的! 千戶老街的商店,多半是餐廳或是賣吃食,還有苗族有名的銀飾店.刺繡等等.......街景非常有趣^^
現打糍粑--糍粑就是將糯米放在石臼中重複搥打,再沾甜或鹹辣吃.
從小聽到到,一直以為糍粑是客家話@@,到這裡才知道,原來也是一種鄉愁!
西江千戶中有一個打糍粑的塑像,糍粑在台灣就是麻糬吧^^
西江千戶沿著白水河河谷而建,跨越兩岸的橋梁,是苗族所謂的風雨橋,每個橋都有他的含意! 橋上都有屋簷可供遮陽避雨,橋面上除了走道還有美人靠的坐位,是聚落最佳連繫情感的地方~~
苗族奶奶們,坐在風雨橋上的美人靠,等待演出之際,刺繡話家常^^
橋下的大爺也不遑多讓,就著白水河的卵石~~磨刀!
風雨橋之一 “僦餸嗡” (唸音 就送翁) 又稱回龍橋
在苗語“僦”是“橋”的意思,“餸”是“攔截”的意思,“嗡”是“龍”的意思。
為什麼要在這建這座“回龍橋”呢,主要是西江苗寨有這樣的風俗,在村寨河的下游要修建一座“回龍橋”,意思就是把龍潭的龍攔截住,不讓神龍順河遊走,這樣就可保西江永遠得安寧、千年百代樂悠悠。
風雨橋之二“僦岽乧” (唸音 就東斗) 又稱 學子橋
“僦”是苗語,意思就是“橋”的意思,
“岽乧”就是“讀書”的意思。在橋對面,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博林,是以前是西江民族中學的所在地,在這裡可是出過很多“山溝的鳳凰”唷!
風雨橋之三 “僦哟妃” 又稱情人橋
苗語是“游方橋”的意思。“游方”指的是苗家青年用情歌互訴爱慕之意,互訴愛慕之意的橋,就是情人橋囉!
西江千戶老街上,很多店都在賣現槌的花生糖!
還有當地超有特色的老臘肉.香腸.牛干吧!
原來牛干吧也是一種鄉愁..... (據說 "干吧" 是回族人對醃製肉類的一種稱呼,幾百年前傳到咱們貴州來!)
既然提到牛干吧,就一定要特別介紹咱們貴州一道名菜---魚腥草(根)炒牛干吧^^
可以接受魚腥草味兒的人,會對此道菜讚不絕口!!! 不喜歡魚腥草味的人,會奪門而出.......
這鐵定是鄉愁!!!
街上賣早餐的苗姊
毛黴菌--製作臭豆腐或豆腐乳過程所產生的一種菌種.
這當然也是鄉愁...
西江千戶老街上
西江千戶古城中,有一個新蓋的郵局,很有特色唷^^
郵局還用仿古的苗族銅鼓當成郵筒~~剛好有位遊客在投遞! 借個背影嚕^^
苗族銅鼓被苗族人當祖先神靈的象徵,所以非常神聖莊嚴!
西江千戶苗寨~~以美麗回答一切的石碑
這裡雖然是苗鄉深處,但也非蠻荒之地.....由此得證!!!
千戶古城中,不時可看到穿著當地服飾的苗家妹妹在街上穿梭~~
當然也不乏盤髮繫大花的大嬸們^^ (誰那麼白目,偷拍....被賞衛生眼?!)
西江千戶苗寨可不只是個觀光城鎮唷! 這裡可是貨真價實的稻田唷!
當地苗家寨子居民甚多,多半還是仰賴白水河畔的米糧為生的^^
來田裡收採蔬菜的苗奶奶......鐮刀.鋤頭.小菜藍^^
來田裡割草餵馬的大爺!
要搭電瓶車上觀景台了~
黑壓壓一片的西江千戶苗寨,果然很壯觀ㄟ!
景觀台上除了可以眺望千戶苗寨,還可以穿苗族服裝拍照唷^^
忙著拍照,當然不會輪我粉墨登場柳^^
亮晶晶的頭飾,和豔麗的服裝,應該很難不來個一張吧^^
不搭電瓶車下山了,和m先生一同徒步下山,好好再品味一下這千戶苗寨的美景~~
介紹一下""美人靠""
這延伸出去的欄杆斜木條,在中國蘇州園林建築學中稱為 "吳王靠" 就是那位越王勾踐,吳王夫差中的那個吳王,據說是他命人設計此,討好西施之用.
苗家婦女休憩時,都坐在美人靠上繡花或那鞋底等, 有句俚語 : 美人靠上坐美人,不美也有七分俏!.............可惡!只顧拍照,沒去坐一下,沾個美人邊!!!
在咱們貴州不分族群,家家戶戶最愛曬的就屬辣椒和包穀了......最後連大蒜.土豆.小黃瓜...都可以當吊飾囉^^
ps.包穀 就是玉米,在我們家鄉都是稱呼包穀的.......這也是一種鄉愁!
土豆 就是馬鈴薯,在我們家鄉都是稱呼土豆的.......這也是一種鄉愁!
OMG~~這一定辣!!!
就著溫暖陽光假寐的苗族婆婆!
背影也可以很帥的^^
餐廳後院整理菜色的苗家姐妹們
苗家婆婆整理頭髮......好想拍個完整....到綁髻...插紅花唷^^
不時迎面而來的苗家大姐^^
回到廣場,苗家漢子小朋友們在對弈....好大一顆^^
剃頭~~
苗家奶奶們,偷拍@@失禮了!
在古城中能看到還那麼固守傳統服裝的您們,真是萬幸!!! 也和中國古文明產生了那麼一點連結的情感^^
下"大棋"的旁邊,一群當地的孩子在玩耍^^
苗族有名的長桌宴....上菜^^
長桌宴就是苗族人圍著長桌的餐宴,菜非大菜,都是些簡單的菜餚,主要是體驗當地的特色嚕^^
雞稀飯(將米與雞肉共同熬煮而成)
煮過稀飯的雞肉,就變成....白斬雞!
鼓藏肉
(將五花肉切塊,煮熟即可,鼓藏節再苗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,都以豬肉祭祀)
酸湯魚
(湯微辣,魚肉不會辣)
一些涼拌炒菜
豌豆涼粉....這是一種鄉愁~~
炒老臘肉.....這也是一種鄉愁~~
炒菜
辣炒粉條
紅雞蛋....原來沒按照規矩吃(吃前敲額頭三下).....難怪不會中樂透!
這不是牙齦出血唷....這是當地野生,紅的毛猴果!!!
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,當然不能靠隻字片語來做介紹.
至於我在這藍鳳凰的故鄉,神秘的苗族,不可傳的放蠱文化裡,深造了多少.....哼哼! 少來惹我為妙唷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