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05 飛東枝
清晨又要趕早,一路飛向旅人的最愛,緬甸旅遊首選~~茵萊湖(Inle Lake)那是一個位在緬甸撣邦高原上的湖泊,海拔約800公尺,為緬甸第二大湖。撣邦州東面與中國大陸雲南省、寮國和泰國相接壤。撣邦在唐宋時代梵語稱為「妙香國」,當時撣邦跟雲南南部同屬一個地區。公元937年,晉天福二年,通海節度段思平滅南詔建國,定都羊苴咩城,國號大理,疆域大致是現在的中國雲南省,貴州省,四川省西南部,緬甸北部地區,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。公元1095年高升泰改國號為大中國,1096年高升泰在死後歸政於段正淳 (段譽他老背耶^^),史稱後理國。
吼~~讀完地理歷史+天龍八部, 開始走行程嚕^^
搭小飛象航空,飛往東枝,撣邦州的首府!
東枝路上的牛群
緬甸國啤
巡田
啥都好玩
途經和尚廟
小和尚們的寢室
到達湖邊,船隻準備中...有豔黃的救生衣和粉紅花的毛毯(海拔800多公尺,船舶行進間,還是有涼冷唷~)
INTHE族住在茵萊湖沿岸及湖中的小島,以木頭建高腳屋,以草蓆為擋牆,以小舟為交通工具,發展出特殊生活方式。在158平方公里湖面,散居之少數民族,幾世紀以來以水耕與補魚為生,其補魚方式獨俱特色,以腳推槳撥水滑行的傳統方式,於此搭乘一葉輕舟,泛於無盡湖面,參觀水上人家之生活方式,將乾的土壤倒進湖裡,與湖裡水草結合成富含氣體的土壤, 形成肥沃的耕地-「水上菜園」,栽種著番茄、花、蔬菜等作物。茵萊湖是緬甸少數民族的家鄉,大約有七萬人,佔全國人口的一半。湖民收入全靠湖裡的天然漁產、肥沃湖土所種植出來的稻米蔬菜和水果,還有山地族的絲綢紡織品等。
等下要用的祕密武器
當地船隻
岸邊居民
應該是清淤泥的浮船
當地特有的捕魚方式,漁夫以單腳纏繞著槳撥水滑行,雙手再去拿倒三角狀的魚簍,捕魚^^
看凌波微步....水上助跑,起飛之姿! (真愛現!!!)
湖中居民收集海藻,混合從湖底撈起的泥漿,慢慢鋪成一塊一塊水上田地,之後就成了漂浮的水上農園,農園用來種菜,也可進行買賣!
每年來此過冬的紅嘴鷗,剛剛買的祕密武器,就是來孝敬他們的! 只要舉起手,他們就會飛到你附近,接備""接食""
海鷗餵食秀....船老大駕著轟隆隆巨響的船隻,看到成群紅海鷗尾隨,一點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! 船隻在乘風破浪間疾駛,紅海鷗也努力振翅!我們也丟的賣力!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nk.tan.5680
當地船隻
午餐的餐廳
風味餐...狂嗑中!沒空拍說^^
吃飽飽,走路去參觀【水上佛塔(五佛寺廟)PhaungDawOo Pagoda】此廟為撣省南部最神聖的廟宇。內有供奉五尊神像,已被參拜教徒用金薄紙貼滿而不清原形。據說在1975年繞境出巡時發生颶風,船翻覆後只尋獲四尊,而其未尋獲的 神像居然神奇在寺廟中出現。
參觀完寺廟,上船繼續行程!
湖中當地居民的房舍
興建中....
當地風的廣告看板
上岸! 參觀織布
製作染料
水中小寺廟
當地居民房舍
每家必備!!!方舟一艘^^
好美的廣告...當地小木屋獨立建在浮田當中
茵萊湖的魚簍
參觀製菸 ....號稱緬甸的雪茄^^
參觀造紙--造紙的樹
第一步 先將樹皮拿去煮
煮好後的模樣
第二步 捶打
第三步 均勻的鋪在模具中
曬乾後,撕開就變成紙嚕^^
紙可以拿去做傘唷~
參觀長頸族
【長頸族】:緬甸北部的少數民族-長頸族人,實地了解他們的生活情形與民俗風情。在茵萊湖邊的小村中, 可順訪『長頸族』,商店老闆為招徠觀光客,而由邊界深山處帶來供養的。擁有長脖子為最美原則,族中少女於5歲開始在脖子在箝上10個小銅圈, 隨著歲數增長而往上加,直到25個為止。在此您可和長頸族美女合影留念。
非常重的銅圈
哇! 老爹故鄉的銀元耶^^ (這個與中國相連接的國家,在這湖邊與家鄉產生了連結~~)
看得出來不能靠近
湖上的浮田
一隻隻的竹竿,是要固定住浮田之用,免得浮田隨水浪移動!
參觀【跳貓寺Nga PheKyaung(Jumping Cat Monastery) 】:寺裡和尚養了一群貓,這些貓都會表演跳圈把戲,令人印象深刻。其實這座廟是以收藏眾多珍貴的佛像與佛塔著名,大殿中央就矗立75座佛塔,令人印象深刻。(現靈貓皆已年老,已不在表演!)
乘風破浪追趕著夕陽^^
來到今晚高級+美麗+浪漫的渡假飯店^^
晚安! 這才是人生捏^^